在中国,39%的游戏玩家对游戏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表示感兴趣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许多中国玩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些见解来自Niko Partners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的中国玩家行为和市场洞察报告。该报告调查了1058名中国玩家,重点关注2025年的玩家人口统计、行为和参与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39.4%的中国玩家对生成式AI在游戏中的作用感到好奇,85.2%对这一技术有所了解。
Niko Partners强调了中国游戏开发商的进步,指出60%的开发商已在其开发方法中融入了生成式AI。
网易因在《逆水寒》移动版中集成丰富的AI驱动功能而备受关注,这些功能使玩家能够与智能NPC互动并使用玩家角色制作自定义视频。
报告还指出,电竞和游戏直播在中国2025年的游戏产业中是重要的领域。
几乎一半的参与者,即46.5%,通过玩、观看或参与比赛的方式与电竞互动,而25%的人经常观看直播,显示了影响者和主播在市场营销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抖音(国际上称为TikTok)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成为游戏开发者接触中国受众的关键工具。
这些平台主导了游戏新闻的来源,41%的中国玩家使用它们,而游戏商店(38.7%)、社交平台(33.9%)、消息应用(33.4%)和来自影响者及主播的内容(31.6%)使用率略低。
报告强调,尽管短视频是手机和PC游戏玩家的主要信息来源,但主机玩家更依赖于平台推荐。
小游戏在中国的游戏产业中也已变得举足轻重。
Niko Partners描述小游戏为无需下载即可即时游玩的游戏,通常嵌入在微信和抖音等应用中。
数据显示,84.4%的中国玩家玩过小游戏,其中17.7%的女性和10.3%的男性每天进行游戏。
Niko Partners表示,小游戏吸引了更广泛的休闲受众,约占游戏开支的10%。
该公司在6月的市场模型报告中指出,2024年亚洲和MENA地区的游戏市场从软件和服务中创造了866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
他们预计这些地区将保持稳定发展,并预测到2029年收入将达到960亿美元。